目录
“‘文史互证’研究”专栏
“文史互证”何以可能——以百年红学为例的考察曹立波;34-41
班彪班固父子的文史互动与时代图景曲柄睿;42-50
论清史《续文苑底稿》对常州文派的书写戚学民;51-60
东亚儒学视阈下的韩国汉文小说研究孙逊;5-16
从“年谱”到“编年系地谱”——重建作家年谱的理念与范式王兆鹏;17-24
语图在场:晚清东亚诗歌交流的一种路径探索吴留营;25-33
“双城故事”: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京沪讲唱文艺李丹;61-70
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历史剧的创演与症候——以《星星之火》《史红梅》《黄浦江激流》为例高强;71-79
投稿须知79
汪曾祺、老舍的文苑“叠影”与文心徐德明;80-88
“70后”作家的情感结构与叙事诗学——以魏微创作为例曹霞;89-97
解锁未来:当代中国科幻小说中的“希望”设定罗小茗;98-106
地景、生态与宰制性社会——钟理和的《笠山农场》再考察赖清波;107-114
细读/粗读:生产性文学批评的阅读状况姚文放;115-124
王元化与黑格尔的对话及其文论史意义杨水远;125-133
异轨:革命的话语“剽窃”——情境主义国际思潮研究张一兵;134-141
《文心雕龙》“风骨”范畴的海外译释研究戴文静;142-149
从“比较”到“超越比较”——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再探索刘耘华;150-157
从记忆到诗意:走向美学的非遗高小康;158-164
沈从文三十年代中后期湘西叙述中的民族与区域袁先欣;165-175
分行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的建构王泽龙;176-186
《祝福》:“祥林嫂之问”与“鲁迅思想”的发生段从学;187-196
《上海文艺之一瞥》版本与译本考识——兼及译本引发的笔战秦刚;197-206
“成长”与战时主体塑造——以姚雪垠的《牛全德与红萝卜》为中心唐小林;207-215
清末民初现代言文关系的机制创出邓伟;216-223
编后记224
顾随《驼庵诗话》解评赵鲲;2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