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
影响的焦虑——论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文论的接受赖大仁;5-12
在认识革命中重塑“文学”——论李初梨“普罗列塔利亚文学”理论的思路与影响王健;13-20
作家培养的“文艺春天”——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稀见史料(1980—1982)综合研究黄发有;21-31
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“三大体系”专栏
钱锺书对朱光潜意象美学观的批评——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一桩被忽视的公案王怀义;32-40
论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“走出去”与“走回来”季进;41-47
《摩罗诗力说》与鲁迅的文章观吴海洋;48-56
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喻的生成刘培;57-66
论阐释的四种模式陆扬;67-75
负于存在:从所说回到道说马元龙;76-85
普罗普与巴赫金——试论20世纪民间文艺学的两种范式王杰文;86-95
本土化与祛魅化——哈罗德·布鲁姆诗学中国旅行分析高永;96-104
重读《白鹿原》许子东;105-110
《平凡的世界》中的王满银形象重释杨丹丹;111-120
谁来为城市署名——评迟子建的长篇小说《烟火漫卷》李永东;121-129
论“十七年”合作化小说的牲畜话语及其意义雷鸣;130-137
文化的政治逻辑——论冰心在日期间的文学活动熊鹰;138-147
中国情结、东亚民族主义与朝鲜想象韩琛;148-156
“有法”与“无法”之间——论“驻村群众运动”与赵树理1948年的土改“短论”林培源;157-164
曾朴续改《孽海花》的政治理念与文学意识陈莹;165-173
占断、识象与阐释:先秦占梦书写的三重维度林甸甸;174-182
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陈才训;183-192
论历代海赋的海洋书写及其知识、观念图景潘静如;193-203
尊经与重文: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两个思想维度刘湘兰;204-213
晚清小说专刊的系统观照陈大康;214-222
《文学评论》《文学遗产》编辑部联合声明223
编后记2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