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(之一)专栏
中日历史中的共通主体:中野重治“非他者”的鲁迅论 熊鹰;60-68
试论鲁迅对“转向”的看法——以日本友人访谈录中的相关记载为主 仓重拓;69-78
民族主义与新感觉派的“转向” 吴述桥;79-87
从比较的角度说镜与鉴 张隆溪;5-12
回到语言艺术原点——文艺美学的三次转向与当前文学的间性特征 王一川;13-21
中国美学当代重构的跨文化路径 刘毅青;22-30
现代“意境”说的形成:从格义到会通 姜荣刚;31-39
从文本语义学到文本媒介学——论艾斯本·亚瑟斯的遍历文学理论 聂春华;40-47
地图术:从幻想文学到故事世界 施畅;48-59
广州鲁迅与“在朝革命” 邱焕星;88-97
文言翻译与“五四”新体白话的生成 宋声泉;98-108
施约瑟官话译经实践的新文学意义 凤媛;109-118
谶纬思潮与两汉文学思想 张峰屹;119-128
“纪日用语”与西周早期叙事方式的萌芽 林甸甸;129-135
《豳风·七月》岁时观念钩沉——兼论文学史上的“岁暮”为秋 印志远;136-144
“故地重来”和“沉思前事”——周邦彦词的重叠性结构 李俊;145-152
论诗禁哑韵说之不成立——以陈三立的哑韵七律为例 周洋;153-160
重审公安派之思想与文学——“真”及其导向阐论 都轶伦;161-171
论昌耀诗歌的“重写”现象及“昌耀体” 王家新;172-181
“总体性”难题——以李敬泽《会饮记》为中心 黄平;182-188
珀涅罗佩的技艺——杨绛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改造与文体重构 张治;189-198
论杨绛与英国文学的关系——以小说艺术的对话为中心 龚刚;199-207
孙犁与莫言:从认同走向疏离 李宗刚;208-215
当代文学的“财富书写”与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探索——论张炜《艾约堡秘史》 张丽军;216-223
编后记 224
武氏祠前石室画像(之三) 2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