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”专栏
变位与参鉴:“经”的当代英译及其跨语际协商郭西安;5-15
在含忍与自由之间——论杨绛的文化人格陈浩文;16-24
史诗时代的抒情话语——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诗词、歌曲与风景颜水生;25-32
汉字的力量——作为学科命名的“美学”概念的跨际旅行王确;33-39
论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——兼谈朱光潜对克罗齐美学的误译和误解苏宏斌;40-48
“理论之后”中国文论的境遇与知识学反思姜文振;49-55
走向“世界美学空间”的“美育”——一个“明治—五四”的概念史考察柏奕旻;56-64
托马斯·马丁的语言文论与可能世界理论张瑜;65-72
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李怡;73-80
国家认同的积极构建及其限度——论抗战话剧《国家至上》的成就与问题李广益;81-89
“物诗”与抒情主体的位置——以冯至、郑敏与里尔克的差异为中心李倩冉;90-97
关山难越:后五四时代的“无名作家”言说李世鹏;98-107
乡村“读书人”的“梦”——20世纪20年代废名的文学创作理论与实践李雅娟;108-116
魏晋诗文的忧生之嗟詹福瑞;117-125
唐诗选本对小家的影响莫砺锋;126-135
制造汴京:柳永词与都城文学话语的新开展谢琰;136-147
“曲祖”之誉:《琵琶记》在明代的经典化朱万曙;148-156
日常与风流:从醉白池看江南文人对醉吟诗风的接受陈才智;157-165
章学诚重评韩愈古文史地位及其旨趣陈志扬;166-175
从赵树理看李凖创作的观念前提和展开路径——论另一种当代文学何浩;176-184
转折与延续——论李凖的《黄河东流去》李海霞;185-192
“纯粹”与“杂色”的变奏——重读《青春万岁》金理;193-207
一个“游魂”的“寄居叙事”——论莫言《生死疲劳》的叙事实验王西强;208-214
跨媒介叙事的互动与裂隙——以《活着》的电影改编、小说修改为考察中心罗先海;215-223
编后记224
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集释》(全10册)俞绍宏;张青松;225